某品牌商找到半山工作室来喝茶。给我看抖音,两个骗子(品牌商的认定)在吵架,小骗子说大骗子卖假货(原话),大骗子反驳,举证,和茶农的合影,和茶树的合影,毛茶采购协议等等。
这一切场景,没有抖音,线下也一模一样出现过,至今很多做山头的都是如此——在山头拍照,茶树拍照,土鸡拍照,冬瓜猪拍照,合同拍照,顺丰拍照,寨门必拍,茶王树必拍,茶农必拍。
你看,这线上和线下是不是一样?
精彩的是,现在的视频有了剧情。
双方争吵之后,紧接着,茶农现身,左巴掌,右糖果。茶农如大佬,茶商如小弟?
两个抖音茶商被名寨茶农玩弄于鼓掌。
到底谁在剧中,我估计,大家会分不清。
值得惊醒的是,线下的一切,都搬到线上了。。。
抖音的乱局,和线下的乱局,究竟哪一个更乱?
哪一个大品牌不在做老班章,冰岛茶,弯弓茶,薄荷塘。。。
这些小众茶的采购,本来就是难事,原料如何把控,收料人、料头、茶农如何监督,之间的利益如何分配,茶树数量监督,鲜叶采摘量,采摘时间把控等等,这都是看起来容易的事情,一旦放量,变成了极其艰难的事情,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。
对于小茶商,要做到纯料,反而容易,对于大茶商,尤其是品牌商,原料根本不可能把控。不说别的,就算是掺料掺料10%,成本就是巨大的变化,可是,凭大货的毛料谁又可能审评???
小茶商容易,是因为一两个人就可以完成所有的监控流程。。。而收茶量一旦超过100公斤以上,要么是玩家,不计成本的投入,人盯人,人盯茶树的采摘。而这种茶根本不流入市场。
我也不知道,这些品牌茶是究竟用什么方式来实现“纯料”的。我估计,这算是天问。
这就是茶山事实——你看到的,只是你愿意看到的。
谈到原料的采购,即使是行业人,不涉及原料采购的人,也一定不清楚原料采购的秘密。。。这在每一个行业都是如此,是公开的秘密,只是局外人根本也无法看清楚这种秘密。
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时间,普洱茶主要是外销和边销,内销的份额极其小,到了九十年代中期云南茶叶私人出省邮寄也不能超过2公斤,至于毛茶出省的管理那更是严厉,需要出省准运证。
港台有些茶商自言八九十年代就到西双版纳收茶叶。云南的茶叶当时属于计划经济,上面是外贸系统,下面是茶厂代外贸之职,要就是供销系统,都是系统对系统,外行人毫无机会介入,又如何收茶?更不用谈上茶山收茶?而且,当时的“边控”管理很严格,港台人士虽然是统战对象,要下去一次,同样不容易。真正的茶叶市场开放,实际是到了九十年代末期的事情,外贸一片垮,茶厂自谋生路。
茶商大量进入生产,是08年之后的事情,这意味着,非专业干翻了专业的。
外行人主导行业。。。不久,大家都发现了一个秘密,品牌茶和毛茶的区别,不过多了一张绵纸。加一张绵纸就可以增值几十倍,这张纸还可以重复印,随便印,不同的印就是不同的天价。
批判抖音乱象,不过是50步笑百步。
线下品牌乱来,是因为交税,交了保护费了,假可以随便造。抖音表面上没有缴纳保护费,而这,和抖音的乱象是一样的,是短暂性的。随着市场的改道,资金投入的加剧,抖音也会随之迎来规范化、品牌化,至少,深层次的茶山文化渗透会比起现在,会更进一步。
所以,我看到的是,抖音会杀败一个行业,这是趋势,这是一个好玩的趋势。
来源:吴疆说普洱
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